内镜清洗工作站是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的关键设备,其性能稳定直接影响清洗消毒质量。做好日常维护保养,可延长设备寿命、降低故障风险,核心技巧如下:
一、核心部件定期清洁与检查
水路系统需每周维护:用纯化水冲洗进水管道、喷淋臂,拆下喷嘴检查是否堵塞,若有污物可用软毛刷清理,避免水流不均影响清洗效果;排水管路需每月疏通,防止毛发、杂物堆积导致堵塞,疏通后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管路 10 分钟,防止细菌滋生。
气路系统重点查密封性:每日使用前检查气压表数值是否正常(通常 0.4-0.6MPa),按压气枪测试气流是否稳定,若出现气压波动或漏气,需及时更换老化的密封圈、气管,防止影响内镜吹干效果。
二、清洁槽与消毒槽维护
每日使用后,用中性清洁剂擦拭槽体内外,去除残留的清洗剂、消毒剂痕迹,避免化学物质腐蚀槽体;每周进行深度清洁:将槽内注满纯化水,加入专用除垢剂浸泡 2 小时,再用软布擦拭槽壁,清除水垢与污渍,防止污物附着影响后续消毒。
三、耗材与配件管理
需使用工作站适配的清洗剂、消毒剂,禁止混用不同类型产品,以防化学反应损坏设备;滤芯(如活性炭滤芯、过滤膜)需按说明书定期更换,通常每 3 个月更换一次,更换后记录时间,避免滤芯失效导致水质不达标。
四、设备功能定期校准与检修
每月校准设备参数:用标准温度计核对消毒槽加热温度(需符合 25-55℃标准范围),用压力表校准气路压力;每半年请专业人员检修电路系统,检查电源线、开关是否老化,接地是否可靠,防止漏电风险。
维护后需做好记录,详细标注清洁、更换、检修时间与结果,便于追溯。发现故障(如加热异常、报警失灵)时,不可自行拆解,需联系厂家售后,确保维护安全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