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是医疗机构防控交叉感染的核心设备,规范使用是保障消毒效果与设备寿命的关键,需重点关注以下事项:
一、操作前:做好准备与检查
使用前需确认设备电源、水源、气源连接正常,压力表、温度显示器等仪表无异常。检查清洗剂、消毒剂是否过期,浓度符合标准(如 2% 戊二醛需定期用试纸检测),不足时及时补充。同时核对内镜型号与设备适配性,避免因内镜规格不符导致清洗管路对接错位。
二、操作中:严守流程与监测
严格按设备说明书执行操作,预处理时确保内镜孔道完全接入冲洗接口,防止水流外溢;主清洗阶段不可随意中断程序,避免清洗不彻底。消毒环节需实时观察设备报警系统,若出现消毒剂浓度不足、温度异常等警报,需立即停机排查,不可强行继续运行。此外,同一批次清洗内镜需分类,避免污染程度不同的内镜混洗。
三、耗材与环境:把控关键细节
需使用设备适配的专用清洗剂、消毒剂,禁止混用不同品牌或型号的耗材,以防化学反应损坏设备或影响消毒效果。设备周边环境需保持干燥清洁,避免积水渗入设备内部;清洗槽需每日使用后用纯化水冲洗,每周定期用专用清洁剂除垢,防止污物残留滋生细菌。
四、维护与记录:做好长效管理
每日使用后需清洁设备管路,定期(如每月)请专业人员检查密封圈、喷淋头是否磨损,发现老化或堵塞及时更换。每次操作后需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时间、消毒剂浓度、内镜型号等信息,便于追溯。若设备出现故障,不可自行拆解维修,需联系厂家售后,避免引发安全隐患。